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资源平台他山之石正文
东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课程思政’ 践行理念与方法”系列专题培训活动(二): 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9-06-04 15:39     (点击: )

2019年5月21日下午,东南大学“‘课程思政’ 践行理念与方法”专题培训第二场在九龙湖校区教三105举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小玲教授受邀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做主题报告。东南大学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辅导员、参加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和首开课的青年教师、新入职教师等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孟红教授主持。

姚小玲教授结合她本人几十年的教学体会以及北航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经验,围绕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和意蕴、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析和对策建议等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姚教授首先介绍了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指出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课程思政建设,应立足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所有课程都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所有教师都应履行育人职责,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姚教授还就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做了分析,她认为课程思政建设应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科内容更具有深度;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氛围更有温度;提升课堂效果,让思政教育更有力度。着力寻求各学科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联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融汇于教学中,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就如何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姚教授认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重心在“院系”、成效在“学生”。课程思政的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引领,借助多学科方法共谋划,解决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关系;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创新合作机制,拓展教学资源,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

姚教授的报告,结合她的课程建设经验,内容详实、案例丰富、激情洋溢,极富感染力,让各位老师受益匪浅。

关闭窗口